见《脉经》。即眼睑。详该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白苏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梁代医家。著有《脉经》6卷,已佚。
见《证治要诀》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密蒙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天宝本草》。为血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上腭痈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病后体虚而致多汗之证。见《证治要诀·盗汗自汗》。病后多汗,有因表虚卫气不固者,治宜益气固表,可用黄芪建中汤、玉屏风散。有因气血俱虚者,治宜补益气血,可用八珍散、十全大补汤;或补气为主,兼以补阴
即葛根黄芩黄连汤,见该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翰林医官院,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,官阶从八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