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铁线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一咳即出之痰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一咳而痰便出者,名滑痰。属脾湿。宜南星与半夏之类燥之,滋润之味,所当忌也。”参见痰证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耳中疳臭。多由湿热相搏,上冲于耳而成。治宜清热燥湿,用交感丹(《证治准绳》:香附子、茯神、黄连、桂心、甘菊花)。参见脓耳条。
方书名。3卷。元·僧人继洪辑(或题为“宋·李璆、张致远原辑”者,系讬名)。本书主要辑录宋、元时期医学著作中有关我国岭南地区(今广东等地)多发病瘴疟等证治的资料。此外还记述了“蛊毒”、药毒及杨梅疮等病的
证名。属中风症状之一。《类证治裁》卷一:“唇缓舌强者,解语汤。”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秫米,详该条。
即拯阴理劳汤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三。一作摊缓风。即摊缓。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千日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即千日疮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