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东医宝鉴·外形篇》。指七情过度,肝气郁结所致的胁痛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肝病源流》:“一曰气郁,由大怒气逆,或谋虑不决,皆令肝火动甚,以致胠胁肋痛,宜沉香降气散、枳壳煮散、枳壳散、桂枝汤、小龙
同肾阳虚衰。详该条。
即麻木不仁,指皮肤的感觉功能迟钝或丧失。《素问·逆调论》:“荣气虚则不仁。”《类经》十五卷注:“不仁,不知痛痒寒热也。”
见杨志一《生育问题》。指生殖器发育畸形者。即雌雄人,详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七叶一枝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幼幼集成·惊风辟妄》。指小儿急慢惊风。详搐条。
出《灵枢·热病》。腘窝中央。相当于委中穴的部位。
病证名。又名婴儿目涩。《幼幼新书》:“月内目闭不开,或肿羞明,或出血者,名慢肝风。”多因感染污浊风热病邪所引起,内服明目饮(《证治准绳》:山栀仁、香附,夏枯草),外用黄连蒸人乳点眼。
见针方六集条。
见《古今医统》指月经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