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食积盗汗

食积盗汗

病证名。因食积而引起的盗汗。多由虚热内盛,逼汗外出而成。《幼幼集成》谓小儿“睡中遍身有汗,觉来久不干者,此食积盗汗,脾冷所致。”治宜健脾敛汗。亦有食积郁久,化热伤阴而盗汗者,治宜健脾消积,养阴止汗之剂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伤寒发微

    书名。曹家达注。刊于1933年。作者能密切结合个人临症运用《伤寒论》方的经验,融会仲景原文以阐述病理、分析经义,颇多可取,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。但也杂有片面的观点。后人将此书与《金匮发微》合刊,于195

  • 蜻蛉

    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蜻蜓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气机

    指人体内气的正常运行机制,包括脏腑经络等的功能活动。人体气机活动的基本形式主要为升降出入,若气机的升降出入失常,则可出现气逆、气郁、气滞、气陷、气闭甚至气机泄脱等病变。

  • 痰厥

    厥证之一。指痰盛气闭所致的四肢厥冷,甚至昏厥的病证。《丹溪心法·厥》:“痰厥者,乃寒痰迷闷,四肢逆冷,宜姜附汤。”《寿世保元·厥》:“论痰厥者,卒然不省人事,喉中有水鸡声者是也。用牙皂、白矾等分研末,

  • 马蜞

    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水蛭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养生秘旨

    养生类著作。作者不详,有贻仁堂抄本,末署名者抄于清光绪十九年。全书一册,无序,无跋、无目录,计其标题而分篇,全书共四十五篇。本书主要以精、气、神三者为核心,论述养生之道,从防御外感、内伤、药伤、大自然

  • 胸膺

    前胸部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热争则喘咳,痛走胸膺背,不得太息。”

  • 中焦如沤

    出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。沤,浸渍、腐熟。中焦的主要功能是沤渍食物、腐熟水谷,故称。

  • 豹子药

    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大丁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红中通尖黑干舌

    舌边红,中央有黑干苔通尖之象。为脏腑实热之候,尤以心肺脾胃为甚,急用清热泻下,以解里热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