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医书。比吉·赞巴希拉著于八世纪中叶。全书以论述人体解剖测量、脉诊的技术为主,兼论多种疾病的治疗方法。此书著成后,由作者献给藏王赤松德赞,改名为《佑王长寿经》,珍藏于王宫内,已佚。
舌苔灰黑而滑润,为寒水侮土,太阳中寒之证。一般有腹痛吐利,手足冷,脉沉细等。宜温阳散寒(见《伤寒指掌》)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天枢,见该条。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马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即菟丝子,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蜈蚣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锁阳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五指毛桃根之别名。②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金雀根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任脉之别,名曰尾翳。”后《针灸甲乙经》等书列作鸠尾穴之别名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吏,兼懂医术。清河东武城(今北京市境内)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