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郄门

郄门

经穴名。代号PC4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郄穴。位于前臂掌侧,腕横纹上5寸,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。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,深层为正中神经,前臂掌侧骨间神经;并有前臂正中动、静脉,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、静脉通过。主治心痛心悸呕血衄血胸胁痛,前臂痛疔疮等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张贞菴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正条。

  • 血热

    ①病证名。小儿发热的一种证型。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:“血热者,每日以午间发热,遇夜则凉,此心热也。轻则导赤散,重则四顺饮治之。”②亦称血分热。指热之在血分者。证见吐衄、咳咯、溺血,午后发热,女子月事

  • 脏腑辨证

    辨证的基本方法之一。以脏腑生理、病理特点为基础,通过四诊八纲,辨别五脏六腑的阴阳、气血、虚实、寒热等变化,为治疗提供依据。

  • 承山

    经穴名。代号BL57。出《灵枢·卫气》。别名鱼腹、肉柱、伤山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小腿后面,腓肠肌两肌腹交界处下端,当踝关节伸展时呈“人”字形凹陷处;或于委中直下8寸处取穴。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,深层为

  • 副奉上太医

    金代太医院医官职称,系协助该院正奉上太医工作之副职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
  • 雀儿麻

    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了哥王之别名,详见该条。

  • 大偻

    证名。一名背偻、背伛偻,俗称“驼背”。指曲背俯身的征象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阳气者,精则养神,柔则养筋。开阖不得,寒气从之,乃生大偻。”参见背伛偻、背偻条。

  • 胃水

    病证名。小儿浮肿的一种类型。因胃有病而引起的水肿。由胃失和降,不能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因而导致脾不散精津,水津内阻而成。临床特征为浮肿,小便闭涩。治宜健胃利水。用胃苓汤。

  • 施今墨

    【生卒】:1884~1968年【介绍】:现代医家。浙江萧山人。从事临床工作数十年,积有丰富经验,善治内科各种杂病,所拟方剂,有的制成成药,受到患者欢迎。建国前,主张中医吸取西医之长,并创办华北国医学院

  • 吴行简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正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