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漏芦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中药炮制法之一。将药材用湿润面粉包裹,在炒热的滑石粉锅内煨至外皮焦黄色为度;或层层隔纸加热,以除去部分油分。如煨木香等。
即清暑益气汤第二方作水丸。治证同。见清暑益气汤条。
民族医方书。朝鲜族黄度渊撰于1868年。全书将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五官等病症分为54门,论述369组病,处方分为上(补)、中(和)、下(攻)三统,载方916个,兼述26种药的制作法和26种禁忌,中药515
【介绍】:见黄杰条。
十二经脉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水》。即足少阴肾经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儒门事亲》卷四。为风冲泣下之俗称。详该条。
出《脉经》。即小产,详该条。
胞衣的别名。即胎盘,药用名紫河车。详胞衣、紫河车条。
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肚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