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贻善堂四种须知

贻善堂四种须知

丛书名。清·朱本中纂于1676年。收有《急救须知》、《饮食须知》、《修养须知》、《格物须知》等四种。现存1689年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十怪脉

    生命垂危时出现的十种异常脉象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。即:釜沸脉、鱼翔脉、弹石脉、解索脉、屋漏脉、虾游脉、雀啄脉、偃刀脉、转豆脉、麻促脉等十种。详各条。这些脉象,多为脏气将绝、胃气枯竭之候。

  • 气滞腹痛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赤水玄珠·腹痛门》。指气机结滞所致的腹痛。详气结腹痛条。

  • 甘温除热

    用甘温药治疗因虚而身热的方法。如气虚发热,症见身热有汗、渴欲热饮、少气懒言,舌嫩色淡,脉虚大者,用补中益气汤。产后或劳倦内伤发热,症见肌热面赤、烦渴欲饮,舌淡红,脉洪大而虚,用当归补血汤。

  • 陆贽

    【生卒】:754~805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字敬舆。嘉兴(今浙江嘉兴)人。公元792年任宰相,主张积谷边境,改进边防等,被裴延龄所谗,罢相贬忠州,因当地多瘴疠,乃收录有关疗瘴的医方编撰《今古集验方》,

  • 燥毒

    燥邪致病出现之火毒病证。如目赤痛、眥疡、咽喉痛等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太阴在泉,燥毒不生。”

  • 万密斋医学全书

    书名。明·万全撰。刊于1549年。共十种,108卷。内容包括《保命歌括》、《伤寒摘锦》、《养生四要》、《内科要诀》、《幼科发挥》、《片玉新书》、《育婴秘诀》、《痘疹心法》、《片玉痘疹》、《广嗣纪要》。

  • 缓补

    补法之一。用甘缓平和的药物缓缓调补,促使正气逐渐恢复,亦即慢病缓治之意,故称。例如四君子汤补气,四物汤补血,均属缓补范围。

  • 青龙摆尾

    ①针刺手法名。出金·窦汉卿《金针赋》。又名苍龙摆尾。其法进针得气后,斜刺向病所,持针勿转,不进不退,然后向左右慢慢摆动针柄,如扶船舵状。一说“行针之时,提针至天部(浅部),持针摇而按之”(《针灸问对》

  • 球子草

    ①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水蜈蚣之别名。②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鹅不食草的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妊娠身痒

    病证名。亦名妊娠遍身瘙痒,胎前皮肤瘙痒。多由风热、血热、血瘀所致。风热多因素体阳盛,加之风热外邪侵袭肌表。症见身痒,起斑疹,发热微恶寒。治宜祛风清热解表。方用荆防清热汤(《经验方》:防风、黄柏、连翘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