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指胁下胀满。多由气血不利,或为邪袭而致。《灵枢·胀论》:“肝胀者,胁下满而痛引少腹。”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四五日,身热恶风,颈项强,胁下满,手足温而渴者,小柴胡汤主之。”参见胁满
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即腋痈,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大全》。相当于耳源性颅内感染。参见黄耳伤寒条。
证名。见《备急千金翼方》卷十一。亦作眼闇,即目昏。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即白茅根,详该条。
出清·罗思举《简易草药》。为八角枫之须根,详八角枫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指生于右耳根部,其形如袋的瘰疬。证治见瘰疬条。
病名。见《五十二病方》。《灵枢·痈疽》:“营气稽留于经脉之中,则血泣(泣通涩)而不行,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,壅遏而不得行,故热。大热不止,热胜则肉腐,肉腐则为脓,……故命曰痈。”为急性化脓性疾患的总称
正骨手法。适用于牵拉肘(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)的整复。以左肘为例:医者坐于患肢外侧,以右手拇指置于患肘桡骨小头部,余指对握肘内侧;左手拇指置于患腕背侧,余指对握掌侧。当左手持患臂作旋后同时牵引伸肘动作时
开闭法之一。治疗中风牙关紧闭、昏迷不省的方法。如用开通关窍药(冰片、天南星等分为细末)擦臼齿龈上,使口噤自开;用通关散搐鼻取嚏,使其苏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