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毛茛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经常梦遗或滑精的人。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夫失精家,少腹弦急,阴头寒,目眩,发落。”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神灸经纶》。即颊车。见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山小橘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卷五十三。即异功散第一方,见异功散条。
出《千金要方》卷十六。指真阳不足,阴寒之邪久伏体内所致的病症。以昼夜恶寒、手足厥冷为主症。或腹痛泄泻、完谷不化;或呕恶清涎、饮食少进;或小便频数不禁、尿色清白;或腰腿沉重、如坐水中;或阳萎不举、精寒自
病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·治骨蒸劳诸方》。详骨蒸条。
病名。系指舌上生泡如珠。《喉科秘旨》卷下:“舌上珠此心脾积热,舌生白泡大小不一,六脉洪大。”生于舌下者名舌下珠。治宜凉血解毒。可选用犀角地黄汤、导赤散、凉膈散等加减。
【介绍】:参见葛应雷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