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指呼吸急促,喉中痰鸣如水鸡声者。《医学正传》卷二:“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,谓之哮。”《医宗必读》卷九:“哮者与喘相类,但不似喘,开口出气之多,而有呀呷之音,呷者口开,呀者口闭,开口闭口,尽有声音,
气功养生类著作。唐·胡愔著。此书对每一脏腑分述其图、修养法、相病法、治病法、导引法、六字气法,有理论、有方药、有气功法的运用,是继《黄庭内景经》之后,研究气功养生法的专著。其特点是:①重视把握阴阳。认
病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尘埃入目。详该条。
①道家修身养性的一种方法。一般指导引、按蹻、吐纳等调摄精神、锻炼身体的措施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其知道者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。”②指方术气数,即以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,附会各种迷信之说,以制定人事
病证名。目内陷“俗名陷睛翳,乃肾水绝矣”(清·王子固《眼科百问》卷下)。详目内陷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针灸学》(上海中医学院1974年版)。即胃管下俞。见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·五官疾病》。为铁仔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五种疳证的合称。①同五脏疳证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疳证有五,谓五脏所受,故得其名。”五疳,即心疳、肝疳、脾疳、肺疳、肾疳。详各条。②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八:“五疳,一是白疳,令人皮肤枯燥,面失颜色;二是
孕妇纯赤舌。多见于温热病素体阴血不足者,治宜养阴清热以安胎(见《伤寒舌鑑》)。
病证名。清·吴悔菴《秘传内府经验女科》:“妊娠下元虚怯,寒气所淫,因寒从足起,故两脚胫肿痛,名曰脚气。宜鸡鸣散(苏叶、木瓜、广皮、吴萸、生姜、桔梗、槟榔)治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