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。指上腹部剧烈疼痛,按之坚硬如石的病症。多见于外科急腹症及一部分内科急症。
【介绍】:宋代外科医生。幼时学举业,后学医,善于应用灸法治疗痈疽,撰《治背疽方》一卷,已佚。
综合性医书。又名《人子须知》。4卷。清·何梦瑶撰于1872年。卷1为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;卷2方剂汇辑;卷3、4本草药性。全书编为歌赋韵语,通俗易记,为学医入门读物。
【生卒】:十一世纪【介绍】:北宋医家。任光禄卿直秘阁,精医术。1057年(嘉祐二年)宋政府设立校正医书局,仁宗赵祯命掌禹锡、林亿、高保衡、孙兆等校订医书,经十余年,於神宗熙宁年间(1068~1077年
①用手按住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病人叉手自冒心。”②恍恍惚惚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郁冒蒙昧,心痛暴瘖。”③犯、冲犯。《素问·五藏生成篇》:“下厥上冒,过在足太阴、阳明。”
喻脉象的细小而急。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肾脉小急,肝脉小急,心脉小急,不鼓皆为瘕。”
病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如银内障证。详该条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十六方。牛黄、青黛各五分,硼砂二钱,朱砂、人中白、龙骨各一钱,冰片二分。为细末,甘草煎汤漱口后,吹撒患处。治青腿牙疳,症见牙疳腐烂而腿肿色青者。
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十三丁之。由皮肤破损染毒或湿热火毒蕴蒸肌肤而发,多见手足部。初起患处胀痛呈暗红色,迅速蔓延成片,继则疼痛剧烈,患肢水肿,出现水泡,溃后出现淡棕色浆水,皮肉腐烂,周围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