败坏。《素问·疏五过论》:“精气竭绝,形体毁沮。”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即菟丝子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小儿因惊而成的癖疾,惊、癖并存之证。其癖系由惊气与痰涎相搏所致。盘旋胁间,或在左,或在右,常作惊啼。治宜涤痰化癖。用礞石滚痰丸。
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。
挛证之一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详挛条。
病名。《明易妇产诸证医方》:“胎鸣即子啼也。”详子啼条。
病证名。《幼幼集成:“胃中有热则虫动,虫动则胃缓,胃缓则涎出”,呕恶吐涎宜乌梅丸安蛔定吐,参见虫吐条。
本指铡碎的草,喻体内的水液废物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去宛陈莝。”
《医醇賸义》卷三方。当归、白术、半夏各一钱五分,茯苓、海浮石、杏仁各三钱,薏苡仁八钱,橘红一钱,莱菔子二钱,栝蒌仁四钱。水煎,加姜汁二小匙,冲服。治脾咳,胸懑痰稠,食少体倦。
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。形状如刀圭的圭角,一端尖形,中部略凹陷。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1/10。图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