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程云来

程云来

【介绍】:

程林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谷门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天枢,见该条。

  • 鬼疙草

    见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鹿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黄松木节

    见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松节,详该条。

  • 胡芦化毒丹

    《外科大全》卷四方。大黄、黄柏、远志各等分。为末,猪胆汁和成锭,雄黄为衣,阴干,用时以米醋磨如墨,以鹅翎蘸药,频涂患处。治一切肿毒热疖。

  • 千斤草

    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牛筋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湿热发黄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疸》。多因湿与热搏,郁而发黄。属阳黄范畴。《伤寒全生集·辨伤寒发黄》:“湿热发黄,一身尽痛,发热口渴,小便不利,色如熏黄,暗而不明也。”湿重于热者,兼见头重身倦,胸脘痞满,治宜利

  • 揄(yú 俞)申

    揄,旧作摇。指明确判断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取诸外经者,揄申而从之。”揄,牵引;申,同伸。意谓牵引或伸展四肢来寻找外经上的穴位。

  • 大指节横纹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目卒生翳,灸大指节横纹三壮,在左灸右,在右灸左,良。”近代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列作奇穴,名大指节横纹,定位在拇指掌侧指节横纹中点。

  • 四叶对

    见《安徽药材》。为银线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额汗

    证名。指头额局部多汗。《金匮要略·痉湿暍病脉证》称为额上汗出。分虚实二证,实证湿热者居多,虚证多为亡阳虚脱之候。《类证治裁·汗症》:“胃热上蒸,额汗发黄,小水不利者,五苓散加茵陈,甚则茵陈蒿汤利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