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罗勒之别名。②出《唐瑶经验方》。为佩兰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③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辟汗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豨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素问遗篇条。
病名,见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二。即瘰疬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表虚症状和里实症状同时存在。见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。多由卫气不足,外邪传里,胃肠积滞,痰瘀停留所致。详见表虚证、里实证条。
三虫之一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五十。即姜片虫。见姜片虫病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一。即井疽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①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五。又名阴囊毒、外肾痈、囊发、囊脱、脱壳囊痈。因湿热火毒下注肝经而成。症见阴囊红肿,继而溃烂皮脱,甚而睾丸外悬。治宜泻肝火、利湿热。初用龙胆泻肝汤,后期宜滋补调理。未溃外敷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。即断绪。详该条。
针灸体位名。详卧位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