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脾
即健脾。详该条。
即健脾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即瘭疽。见该条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紫金牛之别名,详该条。
脉象之一。脉来如波涛汹涌,来盛去衰。《脉诀汇辨》:“洪脉极大,状如洪水,来盛去衰,滔滔满指。”多主热邪盛。热病伤阴,阴虚于内,阳盛于外,则脉亦洪,但应指有力。
见《卫生宝鉴》。即茯神木,详该条。
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。即红大戟,详该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卷五十四。即五痫丸,见该条。
①音gē。①人的上肢如胳臂,胳膊等。参见胳膊条。②腋下。《广雅·释亲》:“胳谓之腋。”②音gé。同骼,详骨骼条。③作络解。《灵枢·热病》:“索气于胃胳,得气也。”
病证名。指因蛔虫积阻或攻窜所致的脘痛。《类证治裁》卷六:“蛔动脘痛,必有休止,安蛔丸。”《张氏医通》卷五:“因蛔作痛,痛有休止,令人吐蛔;蛔动故也。用川椒、乌梅、黄连、槟榔煎服。”参见虫痛条。本证可见
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即桡腕关节脱位。详手掌根出臼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落地生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