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石笋
出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樟柳头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樟柳头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脉生理特点。出《灵枢·根结》。太阴主三阴之表,故为开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妇科心法要诀》。多因风寒表邪郁阻经络,营卫失调,或因失血过多,筋脉失养所致。症见经行时或经行前后,身体疼痛发热恶寒。若身痛而胀,无汗者为表实,宜发散表邪,用麻黄四物汤;若发热恶寒
病名,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六。即尸注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蓬子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五。即臁疮。详该条。
①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鬼魅灸入发一寸百壮,又灸间使、手心各五十壮。”《千金翼方》称:“灸黄法,手心中灸七壮。”近代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谓此穴位于手掌正中央。主治黄疸,百日咳,小儿疳疾,亦治
病证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为阳漏之别称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百会疽。见该条。
见温热论条。
证名。又名赤带抱轮、乌轮赤晕、白睛抱红。多由肝肺实热或阴虚火炎所致。《原机启微》:“(眼的)黑白之间,赤环如带,谓之抱轮红。”证见沿黑睛缘之白睛深层,环绕一带细直模糊红赤血丝,压之红赤不退,推之血丝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