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热甚发痉

热甚发痉

指热盛伤阴,筋脉失养所致的痉病。见上海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内科学讲义·痉证》。由于邪热壅滞,或热甚伤阴,筋脉失于濡养所致。症见壮热项背强口噤齘齿,手足挛急腹满便秘,甚则角弓反张,神识不清,舌苔黄,舌质红,脉洪数或沉滑有力。治宜泄热存阴,用增液承气汤。无腹满便秘者,宜清热救津,可用白虎加人参汤玉女煎等方。参见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脏腑蓄热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幼科释谜》。小儿血脉壅实,脏腑蓄热,颊赤口渴,五心烦热,睡不安,惊搐,宜四顺清凉饮。泄泻不止,加煨木香;小便不通,加灯心,木通。

  • 凤仙花子

    出《摘元方》。为急性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王克明

    【生卒】:1069~1135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字彦昭。祖籍饶州乐平(今江西乐平),后迁居湖州乌程(今浙江吴兴)。自幼体弱多病,读《难经》、《素问》,专心研究医学,以医术闻名江浙一带,尤擅长针灸。治疗

  • 对着钱

    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莸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正元饮

    《丹溪心法》卷四方。炒红豆、炮姜各三钱,人参、炙甘草、白术、茯苓各二两,肉桂、炮川乌各五钱,炮附子、川芎、山药(姜汁炒)、乌药、葛根各一两,陈皮二钱,炙黄芪一两五钱。为粗末,每服三钱,加生姜三片、大枣

  • 久逆

    指脏腑经络之气长期郁滞,不能通畅下行的病机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黄疸、暴痛、癫疾、厥狂,久逆之所生也。”

  • 仁斋直指

    书名。又名《仁斋直指方论》、《仁斋直指方》。26卷。宋·杨士瀛撰于1264年。这是一部以介绍内科杂病证治为重点的临床综合性医书,作者据证释方,摘取诸家效方,参以家传经验,区别不同的病证,对证施方,在治

  • 普济方

    书名。明·朱(周定王)、滕硕、刘醇等编。168卷。刊于15世纪初。系明初编修的一部大型医学方书。书中广泛辑集明以前的医籍和其他有关著作分类整理而成。原书今仅存残本,清初编《四库全书》时将本书改编为42

  • 下睑

    解剖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下胞、下睥。与解剖学同名器官同。其上界为下睑之睑弦,下界为眼眶之下缘。参见眼睑条。

  • 李正宇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中立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