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清代医生。字梦琴。江苏吴江人。出身世医之家,曾将所治疾病撮要为十册,但未见流传。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大巢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。多由肝胆两经热郁化火所致。自觉耳中作胀,或兼疼痛。治宜清肝胆实热。用龙胆泻肝汤加羚羊角(磨水冲服)。
舌中见白苔,边见微黄苔的舌象。为湿热蕴结大肠之候,可兼见腹痛、泄泻或下痢,治宜清热燥湿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见《类经图翼》。即内踝尖。详该条。
出《开宝重定本草》。为杧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七。即经来腹痛,详该条。
病名。清·单南山《胎产证治录》:“孕妇胎气上攻,心腹胀满作痛,名曰子朝,宜服顺气安胎饮。”参见子悬条。
【生卒】:1873~1948【介绍】:民国时期医家。字吉生,浙江绍兴人。热心中医事业,创办《三三医报》、三三医院。曾积极参加反对消灭中医斗争。编有《三三医学丛书》,主要收集近代有关中医的论述和著作,对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千层塔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