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混障证

混障证

病证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谓漫珠一色之障也,患之者最多。有赤白二证,赤者易治于白者,赤者怕赤脉外爬,白者畏光滑如苔,……一云混睛证,白睛先赤而后痒痛,迎风有泪,闭涩难开,或时无事,不久亦发,年深则睛变成碧色,满目如凝脂赤路,如横赤丝,此毒风积热,宜服地黄散,外点七宝膏。”即混睛障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萎蕤

    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玉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橡子

    出《庄子》司马彪注。即橡实,详该条。

  • 阴鼎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阴市,见该条。

  • 鬲消

    病名。鬲,通膈。即膈消,详该条。

  • 海薯藤

    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鲎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外治医说

    见理瀹骈文条。

  • 膀胱虚寒

    指膀胱气化功能减弱。常见于老人、久病体弱患者,多与肾阳虚有关。证见遗尿、尿急,尿频而清,淋沥不尽,苔薄润,脉细弱等。治宜补肾固脬。

  • 苍蝇翼

    ①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夜关门之别名。②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丁癸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精气夺则虚

    精气,指人体的正气。指疾病过程中,正气过度耗损,出现虚证的病机。症见面色苍白、神疲体倦、心悸气短、自汗盗汗,脉细弱无力等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邪气盛则实,精气夺则虚。”

  • 产后玉门不敛

    见清·沈明宗《医征女科》。即产后玉户不敛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