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》。即指经漏。详该条。
见植物名实图考条。
病证名。产后重证之一。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二十一。因产时气虚血散,营卫运行失常,胃绝肺败所致。症见口鼻有黑气环绕,鼻衄。急用二味参苏饮加附子,水煎服。并中西医结合治疗。
病名。《古今医鉴》卷五:“膈噎者,谓五膈、五噎也。”即噎膈。详该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萹蓄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东垣先生试效方》、《东垣效验方》。9卷。金·李杲撰于1266年。计24门,分述药象及各种病证,包括饮食劳倦、心下痞、中满、腹胀、反胃,及妇人、小儿、眼鼻耳齿等病证。后为“杂方”。每门先设总
病名。出《素问·腹中论》。即胃脘痈。见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粪箕笃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荠苧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疾病的根源或病灶。《后汉书·华佗传》:“君病根深,应当剖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