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杨栗山

杨栗山

【生卒】:1706~?

【介绍】:

清医家。名璿,中州夏邑(今属河南)人。中年始专攻医学,对温病研究尤深,推崇吴又可学说,深痛世人不能明辨伤寒与温病而贻误病情。因著《伤寒温疫条辨》。其立方遣药多宗刘完素,参照“双解散”之方意,自创升降散等方。擅用辛凉宣泄、升清降浊法。治温疫急以逐秽为第一要义,常以辛凉宣透、清热解毒攻下逐秽三法结合应用,每获良好的效果。其诊治瘟疫之方药另辟蹊径,为后世医家所称道。其著作亦多为后世医家摘要易名刊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痧气

    病名。即痧证。又称痧胀、痧秽。《通俗伤寒论·伤寒兼痧》:“日间触闻臭秽,夜间露宿贪凉,其大要也,夏秋最多。缓则寒湿凝滞于脉络,或湿热郁遏于经隧;急则鼻闻臭毒而阻逆上气,或内因食积而壅塞中气,皆能气胀成

  • 胃脘内痈

    病名。出《素问·腹中论》。即胃脘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肺气实

    证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四十九。即肺气盛。《灵枢·本神》:“肺气虚,则鼻塞不利,少气;实则喘喝,胸盈仰息。”详肺气盛条。

  • 内托黄芪柴胡汤

    见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一。即内托芪柴汤,见该条。

  • 生胎

    出《本草纲目》丹参条。指在腹中正在成长的胎儿。

  • 足太阳之别

    十五络脉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足太阳络脉,见该条。

  • 足痹

    病名。指足部麻木疼痛不能行走的一种痹症。多由气血不足所致。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:“足阳明之下,……血气皆少则无毛,有则稀枯悴,善痿厥足痹。”

  • 柯似峰

    【介绍】:见柯琴条。

  • 足胫痛

    证名。指两脚及小腿部作痛。出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。多由阴寒湿邪下注所致。本证可见于脚气、痹证等。

  • 类经

    书名。明·张介宾撰。32卷。刊于1624年。本书将《黄帝内经》中的《素问》和《灵枢》二书内容重新调整归类,改编而成。分为摄生、阴阳、藏象、脉色、经络、标本、气味、论治、疾病、针刺、运气、会通等12类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