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青海药材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经效产宝》卷中。即产门不闭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四。多因饮食劳倦而得。症为颈项部多处生疮,溃烂成漏,肿及胸前,状如痈疽,此愈彼起,时有脓水。治法:内服五香散,已溃者外用露蜂房散。相当于颈淋巴结核。
即阳明经证。详阳明经病条。
清法之一。清肺热而保肺阴的治法。暑温治疗后诸证皆退,但咳而无痰,咳声清高者,是肺络中仍有热,肺阴易于受灼。可用清络饮加甘草、桔梗、甜杏仁、麦冬、知母等。
病名。系有头疽生于腰部命门穴者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四。又名对脐发。多因火毒伤肾所致。证治见有头疽。
后齐医官职称。尚药局中局丞2人,为局内高级官职。
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七十二。即月经过少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虻虫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生物学通报》(3):1958。为金钱白花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