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小儿体质娇柔,消化力薄弱,如饮食失宜,最易生痰生热,所以在病理方面每有脏腑蕴热的特点。假如一旦遭到风寒外邪的侵袭,则外邪与内热相搏,而致郁蒸化火,成为本证。临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为瘰疬坚硬,形如荔枝状者。参见瘰疬条。
病名。见《普济方》卷三。即乳蛾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略六书·杂病证治》。又称酒积泄、酒积五更泄泻。详各条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即沉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三方。即鹿茸丸第三方,见鹿茸丸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四。即牙痛。详该条
见《中草药通讯》(12):6,1976。即法罗海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为阳漏之别称。详该条。
见系络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