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喉科心法》:“不分上下内外俱生,初起牙匡肉红肿,齿痛彻心者,发于外者轻,发于内者重,由肾火胃热薰蒸而成。”治宜泻火解毒,消肿。可选用清胃散、知柏地黄汤、泻心汤等加减。
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巾针。《证类本草》谓“布针,用缝布大针也。”参见巾针条。
①望诊部位,指鼻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明堂者,鼻也。”亦特指鼻准头,《东医宝鉴》卷一:“山根之下曰鼻准,即明堂也。”②针灸模型表明腧穴的志点。故人体经脉孔穴图,旧称明堂图或明堂孔穴图。《医说》:“今医家
指酉时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。”参十二时条。
证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神光自见症,详该条。
运气学说术语,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凡年干为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等阳干之年,为五运阳年,若该年岁运未受司天之气所克制,则为太过之年。岁运太过,气候上表现为主运之气过旺、有余,而一般的致病规律是与该运
①证名。又称缩筋。指筋脉挛急不舒、疼痛。《脉经》卷三:“脉弗营则筋缩急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》:“筋缩为热,缩者短促。……是其意实以缩即为拘挛之义。”多由受寒,或热伤筋脉,或血虚无以养
见陆清洁《医药顾问大全·妇人科》。即儿枕痛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妇科易知》:“阴户出物如茄,亦阴挺之类也。”详阴挺条。
①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白芥子之别名。②出《孙天仁集效方》。即芥子。各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