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验方新编》卷五。即脱壳。详该条。
见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松节,详该条。
出明·薛铠《保婴撮要》。即嗽唾脓痰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三。即臑痈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腋窝及手足心、鼠蹊部、阴囊等处汗湿之症。《古今医统》卷七十五:“两腋下并手足心、阴股及囊常如汗湿污衣,名曰腋漏。”用六物汤(干枸杞根、干蔷薇根、生甘草、胡粉、商陆根、滑石)研末,醋调外涂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血满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夹食伤寒。见该条。
古刺法名。十二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傍针刺(《针灸甲乙经》称傍刺)者,直刺傍刺各一,以治留痹久居者也。”指治疗顽痹的针刺方法。其法在患处正中刺一针,旁边刺一针。因其正、傍同刺,故名傍针刺。
指第七胸椎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七椎下间主肾热。”
病证名。见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闷通“闭”。详淋闭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