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徐疾补泻法

徐疾补泻法

针刺补泻法之一。是以进、出针的快慢区分补泻的一种方法。《灵枢·小针解》:“徐而疾则实者,言徐内而疾出也;疾而徐则虚者,言疾内而徐出也。”即慢进针快出针者为补,快进针慢出针者为泻。其慢进快出,在于扶助正气由浅入深,由表达里,而起补虚的作用;快进慢出,在于祛除邪气由深出浅,由里达表,能起泻实的作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刺榆子

    出后蜀《重广英公本草》。为金樱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再生丸

    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一。即黍米寸金丹,见该条。

  • 浊气归心

    饮食精华浓浊部分归于心脏,由心再通过经脉输送到全身,说明了心起着输送营养的总枢纽作用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饮食入胃,浊气归心,淫精于脉。”

  • 缺盆草

    出《经验良方》。为莼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产子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即分娩。详该条。

  • 鱼子障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属鱼子石榴证,详该条。

  • 叶子林

    【介绍】:见叶汝楠条。

  • 北鲜皮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即白鲜皮,详该条。

  • 扫帚菜子

    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地肤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肾疔

    病名。①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二,又名黑疔。即疔生于涌泉穴及足少阴肾经循行部位且见寒热,面色枯焦黝黑者。治宜解毒托里加肾经的引经药。②见《外科真诠》卷下,即满天星疔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