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奶旁

猜你喜欢

  • 穿掌疽

    病名。即手心毒。见该条。

  • 齐刺

    古刺法名。十二刺之一。又称三刺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齐刺者,直入一,傍入二,以治寒气小深者。或曰三刺,三刺者,治痹气小深者也。”指治疗痹症,寒邪稽留范围较小而又较深的针刺方法。其法当病处直下一针,左右两

  • 猴局根

    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苞蔷薇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华元化

    【介绍】:见华佗条。

  • 针经指南

    针灸著作。1卷。金·窦杰撰。初刊于1295年。内容有标幽赋,通玄指要赋,以及有关经络循行解说、气血、流注八穴,补泻手法及针灸禁忌等方面的论述,为初学针灸的参考读物。现有《针灸四书》本。

  • 快药

    指泻下作用峻烈的药物,如大黄、巴豆之类。《金匮要略·肺痿肺痈咳嗽病脉证治》:“肺痿之病,……或从便难,又被快药下利,重亡津液,故得之。”

  • 中医内科学

    书名。上海中医学院主编。本书原是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之一,是用中医理论整理编写的一部内科学。书中总论部分,论述了病机、病证的基本概念及治疗总则。各论部分分述感冒、咳嗽、喘证等54种内科杂病。论述

  • 四物加黄芪芍药汤

    《圣济总录》卷五十七方。黄芪、肉桂、炮姜、炒芍药各一两,炙甘草、当归各一两半。为粗末,每服三钱匕,水煎服。三日次。治寒冷腹痛。

  • 食后昏困

    病证名。又称饭醉。食入则困倦,精神昏冒欲睡。《东医宝鉴·杂病篇》:“食后昏困,宜用参芪汤、升阳补气汤。”参见饭醉、嗜卧等条。

  • 四横纹

    推拿穴位名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分别位于食、中、无名、小指掌指关节屈侧的横纹处,一手有四穴。应用时用推法,有和气血,退热除烦等作用。可治不思乳食,手足常掣,头偏左右,肠胃湿热,眼目翻白,气急气喘,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