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指经漏下血夹有白色液体。参见崩漏条。
又称嗳气。出《素问·脉解篇》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噫者,饱食之息,即嗳气也。”详嗳气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锁阳之别名,详该条。
运气术语。出《素问遗篇·刺法论》。上,指司天之气;正,正位。即司天之正位。
【生卒】:十一世纪初【介绍】:北宋医生。字叔廉。临安府(今浙江杭州)人。幼孤贫,借书阅读摘录,后中进士,任工部侍郎。晚年在城北建造园庐,自号武林居士。注重导引及养生术;又擅长医术,为人治病。汇集整理有
即肾脏。与外肾(男子外生殖器)相对而言。
病名。出《寿世保元》卷五。即癫疝。见该条。
即金蟾散第一方,见金蟾散条。
【介绍】:隋代医生。撰有《赵赞本草经》一卷。
证名。指嗳气吞酸。《诸病源候论·呕哕诸病》:“噫醋者,由上焦有停痰,脾胃有宿冷,故不能消谷。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,所以好噫而吞酸,气息醋臭。”宜用半夏丸、丁香散、曲术丸等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