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大金钱草
见《中药通报》5(1):26,1959。即大金钱草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通报》5(1):26,1959。即大金钱草,详该条。
见医要集览条。
苔白而厚,津液甚多。此为脾阳不振,寒湿停滞之象,宜温中健脾化湿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振声,号西垣。江苏仪征人。编著有《辨疫琐言》等书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又名临蓐、临盆、临月、临草、卧蓐、坐蓐、坐草、草蓐、上草、免蓐。指临近生产,进入分娩期。
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即实者泻之。对邪气亢盛、正气未虚的病证用攻逐泻下的方药或针刺泻法治疗。
病名。又称嵌甲。多由指甲损伤、鞋窄、夹脚等原因所致。症为趾甲嵌于甲沟内,有程度不同的疼痛。分硬潜指、软潜趾两类。若局部感染可形成潜指炎(甲沟炎)。治宜手术修去嵌入的趾甲。
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惊吐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。即坠睛。详该条。
参见舒卡·年姆尼多吉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花椒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