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三方。当归尾一钱五分,五灵脂、官桂、乌药、炙甘草、木香各六分,川芎一钱二分,半夏、煨莪术各八分,紫苏三分,炒砂仁一钱,生姜五片。水煎服。治血胀,小便多,大便溏黑光亮。
病名。又名眼弦赤烂生虫、风沿烂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丹溪云:风沿眼系上,膈有积热,自饮食中挟怒气而成。顽痰痞塞,浊气不降,清气不上升,由是火益炽而水益降,积而久也。眼沿因脓渍而肿,于中生细小虫丝,遂
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四。即杨梅结毒。见该条。
指人体关节部位皱纹。《针灸甲乙经》:委中“在腘中央约文中动脉。”
口唇反卷、口张气直、口如鱼口、颤摇不定、口不复闭等,均属危重证候。
见《增订伪药条辨》。为菊花药材之一种,详菊花条。
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二。即紫菀散第五方。见紫菀散条。
《金匮翼》卷六方。人参一钱,炮吴茱萸三分,黄连六分,茯苓二钱,半夏一钱半,木瓜七分。加生姜,水煎服。治胃脘痛不能食,食则呕,其脉弦者。
证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谓一物而目视为二,即内经所谓视歧也。”详视歧条。
①厥证之一。指中气衰竭,或气机怫郁上逆而厥者。《景岳全书·厥逆》:“气厥之证有二,以气虚气实,皆能厥也。气虚卒倒者,必其形气索然,色清白,身微冷,脉微弱,此气脱证也。宜参、芪、归、术、地黄、枸杞、大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