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含春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胡颓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胡颓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药性论》。即刺蒺藜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罗锅底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医垒元戎》方。当归、川芎、白芍药、熟地黄各五钱,龙胆草、防己各二钱,羌活、防风各三钱。水煎服。治妇人目赤暴发作云翳,疼痛不可忍。
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五。即三仙丹第一方,见三仙丹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马先蒿,详该条。
见备急灸法条。
病证名。指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两乳作胀,连及胸胁,或两乳头胀硬痒痛,甚至不可触衣。详见经行乳房胀痛。
病名。见梁翰芬《眼科讲义》。即睥肉粘轮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理例》卷五。即生于环跳穴处的附骨疽。详附骨疽。
病名。①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又名蛇瘴、虾眼、南方称著毒。由外伤染毒入于肌肤筋骨所致,或脏腑火毒凝结而成。其证随处可生,好发于手、足指端。《外科大成》卷四:“瘭疽……初出红点,次变黑色,小者如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