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十五号明夷方

猜你喜欢

  • 鸣蜩

    出《诗经》。为蚱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育婴家秘

    见育婴秘诀条。

  • 移指

    切脉指法。切脉布指时,发现寸、关、尺三部脉形有显著不同,就不能按照平常指距平布,必须根据实际情况,移动指距。例如患者寸脉涩而尺脉滑,或前小后大,布指时可将布于寸脉的食指后移,以便完整地摸到尺部的脉形。

  • 五脏化液

    五液与五脏的功能活动、经脉所过或开窍有关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:“五脏化液:心为汗,肺为涕,肝为泪,脾为涎,肾为唾,是谓五液。”张志聪《素问集注》:“五脏受水谷之津,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。”因此,五液

  • 经来泄泻

    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即经行泄泻。详该条。

  • 水火之脏

    指肾脏。肾藏人身元阴、元阳,亦即真水和真火,故称。参见肾条。

  • 精积

    病证名。指经期性交所致闭经癥瘕症候。清·舒驰远《女科要诀》:“乃因经信当行,血海未净,而强交媾,精与污浊互结而积于胞中。以致阻塞经闭不通,状类有孕,而症不同,……精积之症,闷乱不安,饮食不下,胞无胎息

  • 一笔消

    《外科全生集》卷四方。大黄二两,藤黄一两,明矾、蟾酥各五钱,麝香、没药、乳香各二钱。用蜗牛打烂作锭、晒干、滴醋研磨,以新笔蘸药,控患顶,圈围患处,至消为止。治痈疖。

  • 郭惟恒

    【介绍】:见郭居易条。

  • 胎病潮热

    病证名。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五十九。儿在胎中,孕母曾患疟疾,或为邪热所伤,儿受其气,生后出现潮热,热来之前,身体寒战,牙关紧急。治宜调其阴阳,阴阳自和,其热自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