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科精义
参见《王室养生保健全书》。
参见《王室养生保健全书》。
见《中国药用真菌》。为树舌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即中膂俞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,行经期间超过七天以上,甚至淋漓半月方净的病症。多由气虚、血瘀、血热所致。气虚冲任不固,血失统摄,症见行经期间延长,色淡质稀,小腹空坠,气短懒言、治宜益气固冲、摄血,方用固冲
脉学著作。1卷(即《乐只堂人子须知韵语》卷一)。清·何梦瑶撰。首为十二经脉歌,次为四诊心法撮要、辨阳证阴证要诀。书中对诊脉,望色,察面及五官、唇、齿,辨舌,闻声及问症等分别予以论析,并介绍八脉要诀、脉
见《本草述钩元》。为红豆蔻之简称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又名缺盆疽、锁骨疽、发历疽、石疽、历疮。因肝胆二经积热而成。生于缺盆穴(锁骨上窝处)。初起患部肿大如豆,渐大如李,色紫,坚硬疼痛;可伴寒热往来,筋脉拘急,不思饮食,胸腹膨胀,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虎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茜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大便秘结源流》。即大便秘结。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水蜈蚣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