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出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。即心烦。详该条。
同宗筋。《灵枢·五味》:“阴者,积筋之所终也。”详宗筋条。
用通利之药,去除气滞邪壅之证。《汤液本草》卷上:“通可以去滞,木通、防己之属是也。”又如产后气血壅盛,乳汁不下,用通草、王不留行等药以通窍下乳。又如湿痹之证,由于湿邪留滞,四肢沉重痠痛,用防己、威灵仙
见《补阙肘后方》。为望月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动物学大辞典》。为白花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蛴螬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山东中药》。即蟾酥,详该条。
即转胞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。即妊娠小便不通。详该条。
小儿患病而表现于身形体态方面的征候。《幼科指南心法》:“要识小儿形症,但将相貌推求。黄浮肌瘦痞瘕瘤,唇摄面青痛楚。吐舌唇焦内热,昏昏好睡脾辜。手掀足掣是惊由,疳疾青筋大肚。”“眼角眵生肝热,口边涎出脾
书名。3卷。清·吴金寿刊刻于1831年。本书汇萃苏州名医叶桂、薛雪、缪遵义三家医案,所选大多证治熨贴,议论中肯。本书收入《中国医学大成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