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鼎
即药鼎,见该条。
即药鼎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略六书·泄泻》。又称酒泄。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刘信甫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有头疽生于肺俞及肝俞。证治同发背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本便方》。为杏叶防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咽喉经验秘传》。即喉丹之因于风热者。详风热喉丹条。
指第五胸椎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五椎下间主肝热。”
病证名。指感受风冷而致腹痛。《症因脉治·腹痛论》:“风气腹痛之症,风冷着腹,即患腹痛,或发寒热,腹中攻注,或腹中作响,大便作泻,此风气腹痛之症也。”多因风寒侵袭肠胃,传于太阴所致,治宜疏散温中为主。寒
病名。是指梅毒晚期出现的皮肤及脏腑病症。见《霉疮秘录》。又名杨梅痈漏,由梅疮毒邪侵入四肢骨骸关窍之中,走窜经络而成。初起筋骨疼痛,随处结肿,皮色如常,溃烂时色呈紫黑,腐臭不堪;甚者可致脑顶塌陷、鼻崩、
病名。即瘰疬大小不一者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四。详瘰疬条。
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二方。桔梗一钱,甘草一钱半,炒黄连、炒黄芩、炒黄柏、炒栀子各七分。水煎,分作十余次服,徐徐呷之。治肺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