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李涛
生卒年不详。长沙(今属湖南)人。温庭筠为太学博士主秋试时,涛与卫丹、张合等应试,所作诗赋皆得称赏,榜于都堂。生平事迹见《唐摭言》卷一〇、《唐诗纪事》卷六七。涛颇有诗名。其诗如“扫地树留影,拂床琴有声”等句皆脍炙人口。《全唐诗》存断句3联,《全唐诗外编》补诗1首。
 - 杨冠卿
杨冠卿(1138-?)南宋诗人,字梦锡,江陵(今属湖北)人,举进士,为九江戎司掾,又尝知广州,以事罢。晚寓临安。闭门不出,与姜夔等相倡和。冠卿才华清俊,四六尤流丽浑雅,淳熙十四年(1187),编有《群公词选》三卷(已佚),自序曰:“余漂流困踬,久客诸侯间……时有所撄拂,则取酒独酌,浩歌数阕,怡然自适,似不觉天壤之大,穷通之为殊途也。”著有《客亭类稿》十五卷。《彊村丛书》辑有《客亭乐府》一卷。《四库总目》传于世。
 - 翾风
一作翔风。西晋人。石崇爱婢。魏末得之胡地,容姿美妙,以擅文辞见爱。及年三十,为妙年者所嫉,竞相排毁,退为房老,使主群少。
 - 朱斗儿
女。号素娥,正德(一五o六―一五二一)时金陵(南京)妓。画山水小景,陈沂授以笔法。更入作家之誉。闻沂入翰林,尽以平日往来诗画缄封寄与沂,上写云:"昨日个锦囊佳句明勾引,今日个玉堂人物难亲近。"其风流儒雅如此。《列朝诗集小传》、《画史会要》。
 - 崔邠
崔邠(754—815),字处仁,清河武城人。祖佶,父陲,官卑。邠少举进士,又登贤良方正科。贞元中授渭南尉。迁拾遗、补阙。常疏论裴延龄,为时所知。以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至中书舍人,凡七年。又权知吏部选事。明年,为礼部侍郎,转吏部侍郎,赐以金紫。邠温裕沉密,尤敦清俭。上亦器重之。裴垍将引为相,病难于承答,事竟寝。兄弟同时奉朝请者四人,颇以孝敬怡睦闻。后改太常卿,知吏部尚书铨事。故事,太常卿初上,大阅《四部乐》于署,观者纵焉。邠自私第去帽,亲导母舆,公卿逢者回骑避之,衢路以为荣。居母忧,岁余卒,元和十年三月也,时年六十二。赠吏部尚书,谥曰文简。
 - 刘志渊
金道士。河中万泉人,字海南,号元冲子。童时不作嬉戏,事亲至孝。慕仙学道,后遇长春真人丘处机于栖游庵。金末兵乱,避于绵山。卒年七十九。
 - 周紫芝
周紫芝(1082-1155),南宋文学家。字少隐,号竹坡居士,宣城(今安徽宣州市)人。绍兴进士。高宗绍兴十五年,为礼、兵部架阁文字。高宗绍兴十七年(1147)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。历任枢密院编修官、右司员外郎。绍兴二十一年(1151)出知兴国军(治今湖北阳新),后退隐庐山。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、吕好问吕本中父子、葛立方以及秦桧等,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。约卒于绍兴末年。著有《太仓稊米集》、《竹坡诗话》、《竹坡词》。有子周畴。
 - 史虚白
五代时人,字畏名。世居齐鲁。中原乱,与韩熙载南渡。宋齐丘召与宴,使制书檄诗赋碑颂,虚白方半醉,命数人执纸,口占笔写,俄而众篇悉就,词采磊落,坐客惊服。引见李昪,昪喜其言而不能用,擢为校书郎,稍迁州从事。乃谢病去,往来庐山,绝意世事。卒年六十八。有《钓矶立谈》。
 - 章良能
章良能(?~1214),父章驹,绍兴十八年(1148)进士,授上虞知事。兄良肱,淳熙十一年(1184)进士。
 - 李纯甫
(1185—约1231)金弘州襄阴人,字之纯。初工词赋,后治经义。章宗承安二年经义进士。两次上疏,策宋金战争胜负,后多如所料。荐入翰林。宣宗时,不受权相术虎高琪荐擢,以母老为辞,官至京兆府判官。学术文章为后进所宗。中年即无仕进意,旋即归隐,日与禅僧士子游,以文酒为事。虽沉醉,亦未尝废著书。有《中庸集解》、《鸣道集解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