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Qí

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炎帝之裔,太公望子牙封营邱为齐国(故城在今山东临淄),子孙以国为氏(6,7,12,16,17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大夫齐子之后,以字为氏(12,60,62)。卫大夫齐子即鲁公孙婴齐子,又名子叔齐子。③武都氐人有齐姓,见《晋书》(60,63,242)。④清满洲八旗姓喜塔喇氏、齐佳氏等均有改为齐氏者(180,183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⑤清云南丽江府石鼓、中江等地土把总有齐氏,均为纳西族(253)。⑥赫哲(186)、蒙古(344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高阳、中山、汝南(17,60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%。尤以东北、河北、河南等省多此姓,5省齐姓约占全国汉族齐姓人口62%。【人】齐豹,春秋时卫大夫(15,17)。


现行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、景县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,山西之太原,江西之金溪,广东之新会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陇川、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蒙、回、苗、白、壮、赫哲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姜姓,四嶽之苗裔也,与申,吕、许、皆姜姓。四嶽佐禹有功,或封于申,或封于吕,故太公谓之吕望。文王得于渭滨,以为太师,股肱周室,相武王克商,封于营邱,即今临淄县是也。或云营邱故城在潍州昌乐,其地本颛帝之墟。晏子曰: 昔爽鸠氏始居于此,季荝因之,逢伯陵因之,蒲姑氏因之,而后太公因之…… (后)为强臣田氏所篡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 ②又注: “卫大夫齐子,以字为氏。”③或出自历史上之氐族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晋书》注云: “武都氐人有齐姓。齐万年是也。”④或为满族姓齐佳氏所改,盖取 “齐佳” 之首音谐以汉姓“”而为单姓。见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⑤为独龙族之齐当氏所改。亦取其首音谐以汉字“”而为单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独龙族》。

战国时周有齐明; 汉代有齐晋,光禄大夫; 又有齐受,平恭侯; 晋代有齐恭,注 《汉书》; 前凉有齐肃,将军; 后凉有齐难,仆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公析

    读音:gōng xī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公族有此姓(17)。②春秋时卫公族有此姓(17)。一说,春秋时卫公子黑背(一作黑臀),字公析,其孙成子朱以其字为氏(6,7,12)。【变】 一说即

  • 季瓜

    读音:jì guā周八士季騧之后,騧或作瓜。(见《世本》)季瓜忠,汉人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世本》 云: “周八士季䯄之后。 ‘Á

  • 右將

    读音:Yòujiàng【综】 汉下鄜侯右将万周,骆越人(6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和姓纂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汉代有右将万周,鄜侯。

  • 诸梁

    读音:zhū liáng楚庄王之后,食邑诸梁,因以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
  • 開趙

    读音:Kāizhào历史上罕见 “复姓” (按: 今或称之为 “璧联姓”)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 “开” 引《朝野杂记》 云: “宋赵山,增姓为开赵山。” 既为“增姓”,原之赵姓并不废

  • 揚佳

    读音:Yáng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十一派,出佛阿拉、尼玛察、虎尔哈、倭济、扬禅、松山、蜚悠城、赫济赫、伯都讷(一作白都讷)、哈达、吉林乌拉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杨氏(

  • 季随

    读音:jì suí周八士季随之后。(见《世本》)

  • 读音:Chè【综】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yín【源】 姑、冘二水在山东即墨,有冘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,当水为氏。【它】 《中华姓府》作冗(63)。误。【布】 江西新干有此姓(400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;

  • 昂格

    读音:nggé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