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
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臣容区(一作臾区)封于鬼国,以国为氏。商有鬼侯,即九侯,漳浦(故治在今福建漳浦),有鬼侯山,是其封域(11,17,60)。 ②相传鬼方国(故城在今贵州境内)之后,以国为氏(17,62)。【望】 五溪(17,418)。【人】 鬼章,宋时南诏将(15,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黄帝时有鬼臾区,一作鬼容区。又,商有鬼侯,即九侯,鬼姓或出此。”今河南安阳西南有九侯城。
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臣容区(一作臾区)封于鬼国,以国为氏。商有鬼侯,即九侯,漳浦(故治在今福建漳浦),有鬼侯山,是其封域(11,17,60)。 ②相传鬼方国(故城在今贵州境内)之后,以国为氏(17,62)。【望】 五溪(17,418)。【人】 鬼章,宋时南诏将(15,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黄帝时有鬼臾区,一作鬼容区。又,商有鬼侯,即九侯,鬼姓或出此。”今河南安阳西南有九侯城。
读音:Bī【源】 ①黄帝庶子、姞姓之裔封于偪(即春秋时偪阳国之地),后因氏(17,60)。春秋时晋襄公之母偪姑,即偪氏(17,60)。②系自芈姓。相传祝融之裔求言之后(17)。求言封于偪阳,春秋时偪阳
读音:Lì/Lih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江苏高淳(305)、武进(314)、浙江江山等地均有此姓。
读音:hé【源】 ①郃氏即合氏,以地为氏(60,62)。郃或即战国时魏邑合阳,故城在今陕西合阳。 ②北魏时改大莫干氏为郃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,15,17,27)。【望】 平卢(17,418
读音:Dūqìnhétǎlā【源】元时蒙古人姓(24)。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元代有阿里海者,其母即都沁和塔拉氏,此“以姓为氏”。
读音:Shāng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鄂和(23,63,180)。【变】 后改为商氏(180)。【人】 商佳海保,清满洲镶蓝旗人,世居鄂和,康熙中从征陕西阵亡,赠云骑尉(23)。清代满族姓氏
读音:Zhōu'gài【源】 春秋晋孝公时有周盖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21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氏英贤传》 收载;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亦收,其据《万姓统谱》 云:
读音:zhēn【源】 ①黄帝25子得姓者14人,箴姓为其一(17,60)。②系自芈姓。楚大夫箴尹克黄之后,主箴规之官,子孙以官为氏,见《姓苑》(6,7,12,15,17)。③陈大夫鍼无咎奔楚,为楚箴尹
读音:hé qiū【源】或即苞丘氏,或即何丘氏(60,62)。 【人】荷丘子,春秋时楚人,见《路史》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据《路史》云: “楚有荷丘子,或云即苞丘; 亦
读音:Jiājílī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噜特(一作兀鲁特)(23,63,2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佳吉理〕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乌噜特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
读音:Gǎn【源】 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有分布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较罕见姓,南北皆有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