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鉗耳

鉗耳

读音:Qiáněr

【源】 西羌虔人种之后裔(70,78)。钳耳为羌中强族,其先姓王,后改姓钳耳,见《魏书·王遇传》(27,60,62)。一说,周文王之父,名季历,称王季,其第四子虔仁居于湟水(源出青海东北噶尔藏岭),西羌音讹为钳耳(12,17,27,6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王氏(27,60,62)。②一作箝耳(17)。【布】 今大陆仍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钳耳静,北魏时冯翊太守(21)。钳耳大福,唐时安禄山将(21)。


历史上关西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 ①郑樵注云: “周王季之后,为虔仁氏,音讹为钳耳氏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亦云: “周王季第四子虔仁,居湟水,西羌音讹为钳耳。遂改为王氏。”②郑樵注引 《姓氏英贤传》 曰: “本胡姓,梁天监初,有钳耳·期陵,自河南归化。” ③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魏书·王遇传》 云: “西羌姓,为羌中豪强,其先姓王,后改姓钳耳。”

西魏有钳耳·康买; 隋有钳耳·文彻,恒山郡九门县令; 唐代有钳耳·大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昭沙

    读音:zhāo shā汉初有昭沙掉尾。(见《希姓录》)一作昭沙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一作‘昭涉’。《史记·功臣表》平州侯昭沙掉尾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可单

    读音:kě dān代北姓,后改为单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
  • 席納

    读音:Xínà【综】 土族姓。席纳,地名,以地为氏,世居青海互助县,汉姓为席(195)。

  • 读音:Chéng《姓氏词典》据《五方元音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齊佳

    读音:Qí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以地为氏(23)。凡二派,出叶赫、齐佳等地(23,30,63,180,260)。【变】后改为齐氏(180)。【人】清正蓝旗满洲护军三泰之妻为齐佳氏(260)。清代

  • 瞿昙

    读音:qú tán僧伽提婆,罽宾人,姓瞿昙氏。(见《世说注》)。瞿昙氏,西域天竺国人,唐司天监瞿昙误子晏,为冬官正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诸方复姓》)

  • 渠复

    读音:qú fù匈奴属酋有渠复氏。(见《汉书》)汉武帝时属国酋渠复,累封昆侯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

  • 太叔

    读音:Tài shū太叔姓为以祖辈名号为姓氏。一说是卫文公之子太叔仪之后。一说是郑庄公弟名段,封于京城,世称京城太叔,其后子孙遂称太叔氏。太叔姓发源于河北、河南一带,后以东平(山东东平、泰安)为郡

  • 读音:Ōu【源】 越王无疆之裔东越王摇,镇守东瓯(故城在今浙江永嘉西南30里),后因以为氏(6,7,12,15,17)。【变】 古文瓯、沤、欧通用(17,62)。【望】 东越(17,418)

  • 塔塔

    读音:Tǎtǎ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或系塔塔儿氏之异译。咬住,塔塔氏,元泰定二年任南台御史,见《至正金陵新志》(399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