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穀梁

穀梁


读音:Gǔliáng

穀梁姓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古代穀子称为粱,善于种植粱的氏族首领就用穀粱命姓,后讹为穀梁。二是源自地名。古博陵郡有穀梁城,居者遂以地命姓。

穀梁姓起源于山东。

穀梁姓历史人物有穀梁赤,齐人,战国儒学家。相传他是子夏弟子。治《春秋》,初由口头流传,汉初成书即为《春秋穀梁传》,为“春秋三传”之一。

穀梁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五十七位。


【源】 ①谷梁,春秋时鲁大夫采邑,因氏,见《姓考》。博陵(故城在今河北蠡县)有谷梁城,即其地(17,60)。②梁宜作粱,当以谷种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糓粱〕(60)。【望】 西河(17,60,418),下邳(21)。【布】 大陆仍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谷梁赤,春秋时鲁人,子夏弟子,作《春秋》,自称《谷梁传》(6,12)。


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长治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其源: ①其注据《水经注》 云: “以地为氏。《水经注》博陵有谷梁城。”博陵郡治在今河北安平。②又注: “鲁有谷梁氏。‘梁’,宜作 ‘粱’。当以谷种为氏。望出西河。”

春秋鲁有谷梁·赤,传《春秋》,即 《春秋谷梁传》,为 《春秋三传》 之一。其子谷梁·淑 (按: 淑,或作“俶”),亦传《春秋》。又,《元和姓纂》云:“今下邳有谷梁氏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Wù【源】 ①唐尧之师务成子之后(12,60)。②古有务国,见《郡国志》。子孙以国为氏(17)。③夏时圣人务光之后(60,62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、湖北武汉(

  • 读音:Ài【源】 ①唐回鹘国相有爱邪勿,赐以爱为氏(17,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21)。②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有爱氏(256)。【望】 河西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

  • 納謀魯

    读音:Nàmóulú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纳木都鲁〕(24)。【望】 陇西(71)。

  • 读音:Jí汲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周文王之后康叔被封于卫,其后代有卫宣公,太子居于汲(今河南卫辉),称太子汲,其后代子孙遂姓汲氏。二是春秋时齐宣公的子孙中有受封于汲的,后世子孙称汲氏。汲氏如

  • 读音:Nù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北京、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。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云南之泸水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满族、傈僳有此姓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载,未详

  • 读音:Fá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康熙字典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怯烈歹

    读音:Qièliè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怯烈歹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齐哩克岱〕(24)。

  • 读音:Shǒu【源】 《姓氏考略》释“腹”姓云:指腹为姓,如足氏、首氏、手氏之类(60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“以人体部位为姓氏。” (按: 查 《姓氏考略》 并无“

  • 孔子

    读音:Kǒngzǐ历史上罕见复姓。顾炎武 《日知录》 有载:“孔丘非妇人,其姓子,氏是孔。” 孔子,氏姓连排——孔氏子姓。

  • 读音:Pí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浙江普陀(297)、山西平陆(298)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