犨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大夫郤步豹之子食采于犨(故城在今河南鲁山东南50里),称郤犨,其后以地为氏,见《姓苑》(6,7,12,15,17)。【变】 亦作州(60)、〔犫〕(11,60)。【望】 陈留(17,60,418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 “姬姓,晋大夫郄犨之后。”此以名为氏。②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古州、犨字通。犨姓即州姓。” (按: 《姓氏考略》作“犫”。)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大夫郤步豹之子食采于犨(故城在今河南鲁山东南50里),称郤犨,其后以地为氏,见《姓苑》(6,7,12,15,17)。【变】 亦作州(60)、〔犫〕(11,60)。【望】 陈留(17,60,418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 “姬姓,晋大夫郄犨之后。”此以名为氏。②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古州、犨字通。犨姓即州姓。” (按: 《姓氏考略》作“犫”。)
读音:Chōngbōbā历史上吐番族姓氏。吐蕃自达磨赞普被杀后,分裂为四,其一在前藏,即拉萨王系。此系又分而为六,“冲波巴”为其一,族人或以部为氏,遂称冲波巴氏。见 《中国通史》。
读音:shì shū【源】 春秋时郑国、卫国公族均有世叔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春秋时卫太叔仪,郑太叔游吉,俱称世叔,故子孙以为氏,见《左传》(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
读音:Niúwángjíyán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笔帖式乌尔格之妻为牛王吉颜氏(260)。
读音:zhú yōng吴后有烛庸氏。(见《路史》)烛庸氏,王僚之同母弟。(见《左传·昭二十七年》)
读音:Zēngtōng【综】 景颇族姓。属载佤支系,汉姓为董(166,168)。景颇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 收载,属载瓦支系,未道其详。
读音:Shūěrd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叶赫(23,63,180,260)。舒尔都即金时石敦氏,以姓为氏(23)。【变】 清驻防杭州八旗中有舒尔佈氏(254)。〔舒尔佈〕似即舒尔都之异译。历史上
读音:Bùhuā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Diān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澄海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澄海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(按: 傎,同 “颠”,疑其为颠姓之
读音:Dámángjiésàmù珞巴族姓氏,出自博嗄尔部落之达芒氏 (族),而为达芒捷萨木氏,氏氏连排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读音:shé【音】 又音移(Yí)(1)。【源】 ①齐公族蛇丘氏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②源出羌人。后秦姚苌之妻蛇氏,其族之后,见《姓苑》(7,12,17)及《后秦录》(60,62)。【望】 雁门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