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Hàn

【源】 ①汉禅让于魏后,子孙有以汉为姓者(12,17,60)。三代之时,天子诸侯传国,支庶传氏。其传国者,国亡,则以国为氏。三代之后虽有国号,无问嫡庶,皆以氏传,而谓之姓。如汉家虽亡,亦称刘氏,或有称汉者,虽存古道而存为希姓(12,21)。②东乡族姓。【望】东莞(17,60,418)。【布】湖北钟祥(388)、浙江义乌(277)、台湾基隆、高雄、花莲(64,68,261)、贵州赤水(442)、山东日照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汉伦,宋时深州刺史(21)。汉銮,明时山东日照人,嘉靖中任邵武府检校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临汾,新疆之塔城,广东之吴川,云南之陇川、邱北、盈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蒙古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郑樵注云: “《姓苑》 云: ‘东莞有此姓。’ 云,汉高帝之后。初,项羽封沛公为汉王,王巴蜀、汉中。今兴元府汉中郡也。自高帝至光武终于献帝,通王莽十八年、刘圣公二年,计四百二十五年传汉祚。汉亡,子孙或以国为氏。” 三代之时,无子、诸侯传国,支庶传氏。其传国者,国亡,则以国为氏; 三代之后,虽有国号,无问適 (嫡)庶皆以氏传而谓之姓。如汉家虽亡、亦称刘氏,或有称汉者,虽存古道,而存为希姓。

唐代有汉皓; 五代时有汉佗; 宋代有汉宗尧,淳祐进士; 明代有汉邦杰,盐井提举; 又有汉德,金县高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勺

    读音:cháng sháo周成王分鲁侯伯禽以商氏七族,其一曰长勺氏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长勺氏,《左传》:殷民六族有长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族为氏》)

  • 巨菟

    读音:Jùtú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极罕见复姓”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乃“巨蒐”之讹,盖蒐、菟形近而讹。姑收录以备考。)

  • 罕楚哈

    读音:Hǎnchǔhǎ【源】 清满州八旗姓。世居绥芬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田姓(180)。 ②一作〔韩楚哈〕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绥芬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

  • 田公

    读音:Tiángōng【源】 春秋时楚公族中有田公氏,见《潜夫论》(5)。【人】 田公它成,楚平王孙,见《荀子》(5)。

  • 亞咕

    读音:Yàgū【综】 四川、甘肃一带白马氐人之姓,汉姓为熊(220)。

  • 乞要歹

    读音:Qǐyāo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乞要歹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济雅岱〕(24)。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

  • 读音:Lí黎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。周武王灭商,封商汤后裔于黎国(今山西长治西南),后有黎侯丰舒,其子孙有姓。这一支黎姓人家,被认为是黎姓正宗,后成了黎氏家族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

  • 庶長

    读音:Shùzhǎng【源】 庶长,秦时官名。秦、汉时爵分20级,10为左庶长,11为右庶长,17为驷车庶长,18为大庶长,左庶长以上至大庶长皆将军也(62)。其后以官为氏(6,12,17,60)。【

  • 读音:Huán/Hwa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
  • 读音:yuán氏于事者,城郭园池是也。(见《风俗通》)商山四皓有园公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