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Zhàn

湛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地名为姓氏。春秋时居于湛(今河南宝丰一带)的人,以地名为姓。二是源于姒姓。夏同姓诸侯斟灌氏,后族人把斟灌二字各取一半,合成湛姓。

湛姓历史人物有湛贲,唐诗人。湛贲与彭伉为连襟,彭伉中进士,设宴庆贺,湛贲被冷落,从此以后发愤读书,后中进士。当时彭伉正骑驴郊游,听到湛贲中第的消息,失声掉下。“湛贲及第,彭伉落驴”,遂成典故。

湛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零三位。


【源】 古有湛国,河阳轵县有湛城(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南)是也,见《郡国志》,以国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湛水,古水名,有二,一在河南宝丰南,湛音Zhàn,一在河南济源西南,湛音Shèn(86)。或以水名为氏。【望】 豫章、新淦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尤以四川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湛姓人口36%。【人】 湛重,汉时大司马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景县、乐亭、围场,山西之太原,陕西之韩城,湖北之监利,安徽之贵池,江西之南康,广西之灌阳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姓氏寻源》云: “以地为氏。望出豫章、新淦。”②又,其引 《路史》注云:“河阳轵有湛水,旁有湛城。《左传·襄十六年》有湛瓯,非江西湛氏所出也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称:湛水有二: 一在河南济源县西南; 一源出河南宝丰县东南,至襄城县境入北汝河。以地名为姓氏的湛姓出自多处。③又,《姓氏词典》注引 《新纂氏族笺释》称: “‘源于姒姓。’(望出)豫章郡。出姒姓,夏同姓诸侯斟灌氏,其后子孙失国,居湛水,去 ‘斗’字,以二字翻音为湛氏。”

春秋时有湛阪; 后汉有湛重,官大司农; 晋代有湛方生; 南朝梁有湛然; 唐代有湛贲; 宋代有湛俞,屯田郎中;明代有湛若水,南京兵部尚书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相令

    读音:Xiānglì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现代罕见复姓”,未详其源。或音xiànglìng。

  • 是連

    读音:Shìlián【源】 代北姓(7,27,70)。【变】 北魏孝文太和中改为连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,27,60,70)。【望】 河南(7)。【人】 是连子畅,北齐时黄门侍郎,见《通鉴》

  • 唐兀吾密

    读音:Tángwùwúmì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至元中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卜颜贴木儿,姓此氏。”

  • 读音:Tián/Tya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东新泰有此姓(359)。

  • 河宗

    读音:hé zōng【源】 河伯无夷之所都居,是为河宗氏。又河宗柏天,逆天子于燕然之山,见《穆天子传》。河,四渎之宗,主河者因以为氏(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

  • 读音:yíng【源】 ①少昊氏之后。古盈国,嬴姓,为熊盈所居,后为周公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(17,60)。 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栾盈之后(12,62)。【变】 一作��(7)

  • 拜都

    读音:Bàid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叶赫(23,63,180,260)。【人】 拜都布兰泰,清满洲正白旗人,任山西巡抚、古北口提督(23,63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叶赫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

  • 白霫

    读音:Báixí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本为部落名,乃北魏高车族之白霫部,族人或以部名为氏,遂称白霫氏。

  • 读音:Kuāng【综】 或为匡姓分支(91),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今大陆北方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其注云: “现代北方有(此姓),为匡姓分

  • 敕門

    读音:Chìmé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初见于 《姓苑》,谓“以居为氏”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注:“历史上的罕见姓,有居于敕门者,以所居地为姓。亦作 ‘刺门’。”敕,或音j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