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上海嘉定(351)、浙江萧山(209)、北京(91)、山东新泰(359)、河北隆化(344)、江苏武进(314)、江西新干(400)、安徽淮南(362)、霍邱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上海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景县,山西之长治、临汾,江西之新干,广西之平乐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注据《姓谱》云: “以地为姓氏。津,古地名,在今湖北枝江县西。”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上海嘉定(351)、浙江萧山(209)、北京(91)、山东新泰(359)、河北隆化(344)、江苏武进(314)、江西新干(400)、安徽淮南(362)、霍邱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上海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景县,山西之长治、临汾,江西之新干,广西之平乐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注据《姓谱》云: “以地为姓氏。津,古地名,在今湖北枝江县西。”
读音:Dūtú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汉书》 收载。其注称: “汉有都涂吾西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Mángbù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古侯什叟家支(375)。
读音:mù lì【综】吐谷浑主慕利延,与慕容氏同祖(6,12,27,60)。即勿地延(425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后魏有吐谷浑主慕利延,与慕容氏同祖。”
读音:Jiàng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穆公迁都于绛(故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50里),后以邑为氏,见《姓苑》(11,15,17,21,60)。②春秋时绛县老人之后(6,7,12,60)。③汉封周勃为绛
读音:Ālāāidīng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新元史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阿,《姓氏词典》音ē。)
读音:Tǎ’nílè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作“塔一儿”。
读音:A-kěn【综】 彝族姓。勒尔、蒋你、拉狄俄基等家支均有此姓。属勒尔家支的亦称〔沙则阿肯〕(375)
读音:nǎn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当为周赧王之后,以谥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长安、沛国(60,62)。【布】 云南昌宁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当为周赧王之后。” 此以谥
读音:Diān高山族姓氏。台湾高山族之卑南人有此姓。本房名,或以代姓。“迪安”源于闽南方言“店”。据说“迪安”家族的先人得努安,很会做生意,家道殷实,同村人因而送给他一个绰号“迪安” (实
读音:liáng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穆公去疾,字子良,其后以字为氏,见《姓考》(3,7,9,12)。②下邳有古良城(在今江苏邳县南)、幽州有良乡(在今北京房山),必有以地名为氏者(60,6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