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běn
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6,12,15,60)。 ②明时本雅失里之后(60,62)。本雅失里为鞑靼后裔,永乐间为别失八里可汗,明成祖征之,本雅失里以七骑遁,后为瓦剌部马哈木所杀。 ③藏族姓。【望】 河西(17,418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浙江开化(310)、四川安县(322)、汉源(336)、甘肃康县(348)、台湾台中、彰化、基隆(64,68,261)、青海等地有此姓。【人】 本高,明时成化年间举人(15,21,62)。本进忠,清时甘肃西宁人(今青海西宁),乾隆中官至云南提督(61,72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贵州之普安,青海之天峻,甘肃之舟曲,山西之运城、忻州,河南之义马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藏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初见於 《姓苑》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苑》 既载,可见此姓之出不会晚於南北朝时期。望出河西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注引张澍语云: “又为明本雅失里之后。甘肃、西宁有本姓。”本雅失里,明永乐间鞑靼裔可汗。

明代有本高,成化举人; 清代有本进忠,云南提督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Lù/Luh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

  • 侯伏斤

    读音:Hóufújīn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北魏时代北姓,后改为斤氏。” (按:疑乃“俟伏斤”之讹。)

  • 阿侯

    读音:A-hóu【综】 彝族姓,其先为黑彝。四川大凉山地区有此姓(104,132,208)。

  • 噶爾

    读音:Gáěr【源】 藏族姓。以封地庄园名为姓(170)。古代吐蕃族姓氏。松贊干布当政时,王族有噶尔·芒霞孙囊,曾任大相,不久因罪自杀;又有噶尔·东贊域孙,继任大相。见《中国通史》。或作“

  • 介拉

    读音:Jièlā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zhǐ【源】 齐太公之后有指氏(60,62)。【布】 甘肃永昌有此姓(392)。现行罕见姓。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并注其源: “齐太公之后有指氏。

  • 哈斯呼

    读音:Hǎsīhū【源】 清时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吉林乌喇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哈思琥〕(260)。〔哈斯虎〕(180)。②满语哈斯呼之意为左右之左,故后取左为汉字姓(180)。

  • 北髦

    读音:běi máo与“北旄”同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,其注引 《世本》云: “北髦氏,子姓。”一作北旄,亦作北殷。

  • 郭勒沁齊穆克

    读音:Guōlèqīnqímùkè【综】 清蒙古人姓。郭勒沁齐穆克特克慎,清蒙古正蓝旗人,嘉庆中历任库伦办事大臣、左都御史、礼部尚书(254)。

  • 读音:Qiàn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解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“刋”、“刊”是不同的两个字。皆为姓。刋,音qiān;刊,音kān,不能混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