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博爾濟吉特

博爾濟吉特

读音:Bóěrjìjítè

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凡十二派,出锡喇穆楞、乌鲁特、扎鲁特、克什克腾、克鲁伦、察哈尔、呼伦贝尔、巴岳特、科尔沁、阿霸垓、乌叶尔百柴、阿禄科尔沁等地(23,63,260)。博尔济吉特氏为元太祖裔姓。清时根据所封官爵名称而分族别氏,这在《清史稿》中可以看到。如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、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、阿巴海博尔济吉特氏、浩齐特博尔济吉特氏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等(72)。《清通志》所录官爵名号有:所赉特、都尔伯特、郭尔罗斯、喀喇沁、土默特、敖汉、奈曼、巴林、扎鲁特、阿鲁特、阿噜、科尔沁、翁牛特、克什克腾、喀尔喀左翼、喀尔喀右翼、乌珠穆沁、浩齐特、苏尼特、鄂尔多斯、喀尔喀、土谢图、车臣、扎萨克图、赛音诺颜、阿拉善厄鲁特、和硕特(23)。【变】 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之蒙古族姓有博尔只吉特氏(318),〔博尔只吉特〕似即博尔济吉特之异译。【人】 博尔济吉特阿喇善,清满洲镶黄旗人,顺治间累官刑部尚书,封一等男(61)。


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蒙八旗姓氏之一,乃元太祖成吉思汗后裔,散处锡喇、穆楞乌噜特、扎噜特、克噜纶、察哈尔、乎伦贝尔、克什克腾、阿巴噶、巴岳特等地方。或云: 成吉思汗十一世祖孛儿只吉歹 (按:当即 “博尔济吉特”之别译),以部为姓。后或改为单姓包,盖取博尔济吉特之首音谐近似音之 “” 而得。

清咸丰时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,姓此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jié【源】 ①春秋时楚人桀溺之后,见《姓苑》(7)。②汉时襄城侯桀龙,乃匈奴相国来降受封者(11,17,21,60,242)。子孙以名为氏。【望】 襄阳(17,60),襄城(418)。【布】

  • 驪連

    读音:Lílián【源】 骊连,即厘连,亦即昆连,古天子号,后有以为氏者(9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仁曾

    读音:Rénzēng现行极罕见之复姓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毋将

    读音:wú jiāng复姓,毋将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复姓》)▲<汉>毋将永,兰陵人,经学家;毋将隆,颍川太守。

  • 读音:lún故登封县西南有轮氏城,汉置轮氏县。(见《路史》)以地为姓。

  • 读音:zhī【源】 ①古枝国在楚(故城或在今湖北钟祥北枝水流域),见《国名纪》。戎伐楚,侵訾枝是也,以地为氏,见《世本》(17,60)。②春秋时楚公族有枝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一说,为楚大夫枝

  • 读音:Rèn【综】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Gōu【源】 ①钩弋氏之后,或为钩氏,见《姓苑》(7,9,17,24,60)。②本勾氏,宋避高宗讳加金为钩,见《挥麈录》(7,11,17,24,60)。【望】 开封(17,418)。【变】亦作〔

  • 蘇拔

    读音:Sūbá【源】 鲜卑族姓,见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(37,60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 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注云: “鲜卑姓。鲜卑苏拔氏。汉有苏拔廆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忽剌温

    读音:Hūlàwēn历史上女真族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有载。其注“扈伦” 曰: “亦作 ‘呼伦’ 或 ‘忽刺温’。明代黑龙江女真族姓氏。原有乌拉和哈达两部,后迁居松花江中游,续有辉发、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