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鉏
【源】 春秋时鲁季悼子庶兄公弥,字公,后以字为氏(11,17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据《姓觿》云: “鲁季悼子庶兄公弥字公鉏, 后为氏。”此以字为氏,系出姬姓。
【源】 春秋时鲁季悼子庶兄公弥,字公,后以字为氏(11,17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据《姓觿》云: “鲁季悼子庶兄公弥字公鉏, 后为氏。”此以字为氏,系出姬姓。
读音:Pèi【综】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、临汾、运城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《新编千家姓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Xì【音】 又音计(Jì)(17)。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或即系姓(60,62)。【布】 明时河南谷城县(15,21,24,60)、今台湾基隆等地均有此姓(68,261)。【人】 係
读音:Zhūlǔ金代女真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本为部族名,以部为氏,乃金女真之白姓。至清,则融为满族,后或改为单姓“惠”。见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或作“术虎”,亦作“朱胡”、“珠噜”
读音:Bóěrqí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变】 清镶黄旗蒙古马甲华擅之妻为博尔季特氏,正黄旗满洲马甲四格之妻为博尔吉特氏,镶黄旗蒙古马甲南太之妻为博尔济忒氏(26
读音:Chū【源】见《直音》(15,21)。【变】作〔掳〕(76),误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;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引《万姓统谱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Wūhuán【源】 乌桓出自东胡,汉初,匈奴冒顿灭其国(故治在今山西境北外),余部保乌桓山,因号乌桓。以国为氏(27,6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乌丸氏、桓氏(27,60)。②亦作〔古丸〕(27)。
读音:Dìhóng【源】 黄帝之姓,见《左传》(11)。即轩辕氏,见《尚友录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姓氏急就篇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源于黄帝,系出轩辕氏。”
读音:Āhè【综】 北魏时改阿贺氏为阿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“代北人姓,后改为阿氏。”
读音:Gāng【源】 高丽人姓。凡二派,出易州、望京等地(23,63,260)。【布】 河北万全(326)、台湾台东、台北(64,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冈茂思,清镶蓝旗包衣人,世居
读音:Yàn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吴川、山西之太原、湖南之芷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吴川等县公安局提供; 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