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野古集

野古集

三卷。明龚诩(1381-1469)撰。龚诩,字大章,江苏昆山人。父龚察,洪武中官给事中,以言事遣戍五开卫,龚诩遂隶军籍。后调守金川门。成祖时,龚诩改变姓名遁归,卖药授徒以自给。正统四年(1439),巡抚周忱荐为松江学官,不就。又荐为太仓学官,亦不就。尝语都御史吴讷曰:诩仕无害于义,但恐负当日城门一恸耳。成化五年(1469)始卒,年八十八。《明史》附载牛景先传。是集乃崇祯八年(1635)其八世从孙挺所刻。据集前李继贞序,称“删其十之二三。”盖龚诩诗格调在《长庆集》、《击壤集》间,其伤于鄙俚浅率者,继贞稍汰之。要其性情深挚,直抒胸臆。律以选声配色,雕章琢句,但仍不能与文人明士比肩。律以纲常名教之旨,则不合于风人者鲜。末附上周忱书及王执礼、张大复等所作家传、墓志、谥议、像赞等篇。又有年谱,称乃龚诩族姪绂所编。然此谱于康熙四年(1665)挺得本于其族弟维则,故崇祯八年(1635)原刻总目不与墓铭、家传等并列。由此观之,其真为绂作与否,犹在两可之间。盖以疑传疑,姑并存之而已。今观其集,并非如李继贞所言。其诗多直抒胸臆具有较强的现实性。如《田家苦楚吟》、《风犬行》、《丙子民情》等诗均对乡民饥苦、官吏虐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反映,较为难能可贵。是集收入《四库全书》,另有明刻本存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庸释义

    一卷。萧隐公(详见《大学讲义》)撰。是书首有恽宝惠序及隐公自序,及记付印始末。隐公以《中庸》为孔子自作,以孔子即有“民鲜能久矣”之叹。颜渊死后,夫子不得已述成此经,藏于家,迨子思长成,乃出而布于世,遂

  • 文俪

    十四卷。明陈翼飞(约1625年前后在世)编。陈翼飞字元明,平河人。平河,其属待考。万历三十八年(1610)进士,官宜兴县知县,后被弹劾。著有《慧阁诗》等。此书所录,自汉及唐皆以骈俪为主,略依《昭明文选

  • 砚北偶钞

    十二种,十九卷。清姚培谦、张景星编辑。姚培谦字平山,华亭(今江苏松江)人,为人喜事好义,多刻巾箱小本图书,有《春帆集》、《自知集》、《松桂读书堂集》等。张景星字西圃,云间(今江苏松江之古称)人,事迹不

  • 虞精集

    八卷。明周伯耕(生卒年不详)撰。周伯耕,字更生,莆田(今福建省莆田县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书名“虞精”,取虞人猎百禽之精之意。共八卷,书前有李维桢序,序中称原书正、续共百余篇,莆田知县郭如暗为之刻四十七

  • 翠渠摘稿

    七卷。《补遗》一卷。明周瑛(1430-1518)撰。周瑛,字梁石,号翠渠。莆田(福建)人。成化五年(1469)进士、历官知广德府、南京礼部郎中、四川参政、右布政使。著有《翠渠类稿》。此本乃其门人林近龙

  • 长阳县志

    ①不分卷,清田恩远修,石高嵩等纂。田恩远,字岂山,山西人,官长阳知县。石高嵩,本县人,生员。康熙十二年(1763)田恩远莅任,奉檄修志,适兵火之余,仅拾诸余烬,所谓余烬,当时自有明志残本,然序中未详叙

  • 毛诗名物释

    不分卷。清焦循(详见《诗陆氏疏疏》)撰。此书视其手稿,颇多残缺,初名《毛诗多识》,后又用丹笔改为今名。篇中虽分释为二十,或仅二三页,多不成卷。书末自记有云,辛亥(1791)九月初二日录毕,此书作之八年

  • 星经

    二卷。佚名著。晁公武《读书志》载《甘石星经》一卷,注曰“汉甘公石申撰”。以日月五星三垣二十八舍恒星象次,舍有占诀,以候休咎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有《石氏星簿经赞》一卷、《星经》二卷、《甘氏四七法》一卷。该

  • 决狱龟鉴

    见《折狱龟鉴》

  • 二十一史论赞

    三十一卷。明沈国元编辑。国元字飞仲,吴县(今属江苏苏州)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《二十一史论赞》摘录二十一史“论赞”,加以圈点评识。读书有崇祯十年大来堂刻本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