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逸民史

逸民史

二十二卷。明陈继儒撰。陈继儒生平事迹见《邵康节外纪》条。《逸民史》一书杂采自周至元代史传和郡志中的隐逸之士的事迹,编为二十卷。因为《元史》的《隐逸传》太过粗略,故作者又搜取能见到的志铭之类,辑为《元史·隐逸补》二卷,合起来共为二十二卷。搜集隐士事迹的书籍,古已有之,如嵇康、皇甫谧之《高士传》等,历代正史中也往往有《隐逸传》。是书踵武前人,亦借隐逸明志。但该书采录太粗,选择不准,如张良等人,并非隐士,而如吾丘衍、王冕等人,又皆是仕途不遇,也非隐士,但作者却亦加收录。该书北京图书馆、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明万历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四书遵朱会通

    不分卷。清杨廷芝撰。杨廷芝字仁圃,山东蓬莱(今山东蓬莱)人。是书题云“遵朱会通”,大旨详于自序。廷芝以为朱子教人读书,无疑者须教有疑;有疑者却要无疑。故《宪问》篇“不患”章尝四见,而注云,凡指同而文不

  • 姚文敏集

    八卷。明姚夔(1414-1473)撰。姚夔,字大章,桐庐(今浙江桐庐县)人。明正统七年(1442)进士,授吏科给事中。景泰初,擢南京刑部右侍郎。天顺七年(1463)累进礼部尚书,改吏部,加太子太保。著

  • 檗坞诗存

    十二卷。《和陶诗》一卷。王以慜(约1892年前后在世)撰。以慜,湖南武陵人,字梦湘,又号古伤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)进士。累官至江西知府,卒于民初,生年不详。王氏早岁客齐鲁,多缘情绮丽之作,中年以后

  • 清音对字新翻蒙古三字经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姓名,旧抄本未刊行,无成书年代。全书均为满语、蒙古语两种文字的《三字经》对照本,没有汉字,每句均以满语在先,之后译成蒙古语相对照。有《颐志斋丛书》本。

  • 海岱会集

    十二卷。明石存礼(生卒年不详)等撰。石存礼字敬夫,号来山。山东益都人。明弘治五年进士,官至知府。是书为明石存礼、兰田、冯裕、刘澄甫、陈经、黄卿、刘渊甫、杨应奎八人唱和之诗,八人结诗社于北郭禅林后编辑所

  • 管子补注

    二十四卷。明刘绩(生卒年不详)。刘绩,字用熙,江夏(今湖北武汉市武昌)人,著有《三礼图》。由于《管子》一书多用古字,且有错字、别字,原注也有许多漏洞,因此刘绩作了适当的改正、补注。虽然刘绩所做的工作成

  • 新序拾补

    不分卷。清卢文弨撰。是书为群书拾补之第二十二种。依据何允中本新序,与陆贻典宋校本、程荣本、明别本,互相校订。是者大书,其何本脱误之处,具注于下,别辑佚文,附其于后。既援用诸本参校,又引《春秋》三传、《

  • 野老书

    一卷。周无名氏撰,清马国翰辑。东汉应劭认为,《野老书》的作者,因为年老居田野,帮助农夫耕种,故被称为“野老”。宋代王应麟《汉书艺文考证》中引南朝刘宋袁淑《真隐传》认为,作者曾游于秦、楚间,年老时隐居,

  • 濮川诗抄

    三十五卷。不著编者姓名。据张宏范《霁阳集》后有陈春宇跋,称从祖谨学公选刻濮川诗钞,而陈光裕《荻书楼稿》前题谨堂集,则是编应为陈光裕所辑。凡三十五卷,辑入诗人二十九家。包括:计濮淙《澹轩集》一卷、沈机《

  • 四书讲义日孜录

    十二卷。清李求龄撰。李求龄字彭山,浙江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曾受业陆陇其之门,以理学自任。是书卷首有窦光鼐序及其子壘芝跋。跋云“日孜录者,仿困勉而为谦词也”。书的大旨以《四书大全》为主,附以《朱子蒙存